房贷降温 上海四月中长期信贷下滑
发表日期:2010-05-11 00:00

 

上海银监局5月10日发布数据显示,截至4月末,上海市61家主要中外资银行本外币贷款余额29923亿元,比上月增加614亿元,同比多增299亿元;比年初增加2406亿元,比年初增长8.4%,同比多增85亿元,同比增长22.7%。其中两大信贷结构特征值得关注,一是中长期信贷占各项贷款增量的比重正在明显下降;二是房地产信贷增速正在逐月放缓。由于全国信贷数据还未发布,上海信贷数据或许一定程度上反映了4月信贷的情况。
中长期信贷占比为何下滑
4月份,上海主要银行票据融资总体减少,一般性贷款继续增加。扣除票据融资后的一般性贷款当月增加507亿元,同比多增383亿元。同时,贷款中长期化趋势得到改善。4月,上海主要银行本外币中长期贷款占各项贷款增长的69.4%,比重明显下降(1至3月占比分别为85.4%、95.2%、85.6%),中长期贷款“一枝独秀”的现象有所缓解,存贷款期限错配风险下降。
中长期信贷一直是银行的心头之爱。央行上海总部数据显示,一季度,受世博建设工程款集中提款和企业生产经营持续转好等因素影响,1季度全市人民币贷款增长以中长期贷款为主,当季中长期贷款增加1685.8亿元,同比多增679.9亿元,其中单位固定资产贷款和个人消费贷款分别增加727.9亿元和371.1亿元。而4月银行对中长期信贷“忍痛割爱”主要来自监管部门和总行两个方面的压力。
一家城商行上海分行人士分析,监管部门对于融资平台贷款的风险高度关注,“上面盯得紧,现在几乎每个月都要做检查,解包还原,一定程度上使得我们对这类贷款比较谨慎。”他表示,另一方面,受信贷额度控制的影响,总行要求分行严格控制信贷投放节奏,因此,对于企业的融资需求往往要进行内部调剂,与客户多做沟通,“对于融资性平台基本上只收不放,要放也主要是一些存量项目的后续贷款。”
房地产信贷降温
 上海银监局数据显示,4月份,房地产业贷款(贷款用途包括: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房地产中介服务、其他房地产活动)增加144亿元,个人消费贷款当月新增111亿元,其中个人住房贷款增加93亿元。合计房地产信贷增量237亿元,约为上海4月新增本外币信贷量的39%,可见房地产行业仍是信贷投放的重头戏。不过,上海银监局表示,房地产业贷款和个人住房贷款两项贷款投放规模总体呈逐月回落趋势。
据监测,“新国十条”颁布后的一周(4月19日-425),全国35个城市中有21个城市的住宅(新房)成交面积环比下降,其中北京、上海、深圳、杭州降幅超过三成。
 
科东房地产估价有限公司
                                                          2010511

上一篇:申城楼市成交量创近5年同期最低 价格未明显下跌

下一篇:上海楼市调控细则近日出台 房产税征收亦将启动

电话咨询

021-50317037

021-50317038